当前位置:首页> 动态要闻> 市级动态 >正文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发布提示函:从五个方面做好重点领域地质灾害防范工作

发布日期:2025-09-23 来源:三门峡市应急管理局公众号

     当前,我市出现持续性秋雨天气,土壤含水量高度饱和,地质灾害气象风险普遍较高。为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现就进一步加强当前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工作提示如下:

      坚决克服麻痹思想。9月以来,全市经历了多轮次明显降雨过程,截至22日平均降水量已达207.5mm,较常年同期(71.3mm)偏多近2倍,连续降雨导致岩土体含水饱和,且28日至29日仍有持续降水天气过程,极易引发地质灾害。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克服“汛期接近尾声,不会有大灾”的麻痹思想,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立足最不利情况,提高对地质灾害风险的洞察力、预见力,确保行业领域各项地质灾害防范和应急措施落实到位,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严密守牢重点部位。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巡查复查,真正做到排查到位、防范有力、不留盲区。严密监测深基坑边坡位移、沉降、渗漏水等情况,加密基坑支护结构稳定性的检查巡查,强化基坑周边排水措施。根据监测结果和天气情况,及时采取坑底加固、边坡喷护、增加支撑等应急措施。加强对自然斜坡、高边坡、道路切坡的巡查,及时清理堵塞的泄水孔和排水沟。对已有防护结构进行稳定性评估,发现异常立即处置。必要时采取封闭危险路段、预警提示等管控措施。全面评估在建工程工地内及周边区域地质灾害风险,特别是临时边坡、堆土场、工棚选址的安全状况,严格落实工地排水防洪措施,加强监测巡查,发现险情征兆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发动群测群防员加强对山区村镇周边山坡、切坡建房点房前屋后的巡查,发现斜坡变形、地面开裂等迹象,及时转移受威胁人员。

      全面防控地质灾害。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工作要求,扎实做好本行业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工作。自然资源部门加强临坡临崖临沟的村庄、房屋周边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落实地质灾害防范措施。住建部门加强农村自建房和城镇开发边界内因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严防市政管网爆裂导致路面塌陷引发不必要的舆情。交通部门加强交通干线及附属设施周边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滑坡、崩塌、泥石流等险情。文旅部门加强涉山涉水旅游景区(点)及大型活动现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水利部门加强所属水电站、水库、引水输水等工程周边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其他有关成员单位要做好各自领域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纳入隐患整治台账,落实治理、监测等防范措施。

      坚决做好转移避险。各级自然资源部门要强化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预警,尤其是在偏远的山区和夜间,要尽量延长预见期、给足提前量、提高精准度。强降雨期间高风险部位要24 小时盯守,加密监测巡查,严格落实“三个避让”和“三个紧急撤离”工作要求,严格执行“四个一律”,抓实“五个关键环节”,确保转移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认真做好应急值守。各县(市、区)要备足应急力量,确保关键时刻能够第一时间发挥作用。要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和值班值守制度,强化降雨期间抽查调度,确保值班人员在岗在位。如有地质灾害灾情险情,按有关程序第一时间上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