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防震减灾> 法规文件 >正文

三门峡市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印发三门峡市“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3-06-30 来源:防震减灾中心

三门峡市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关于印发三门峡市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的

 

三抗震指办〔2023〕5号

 

各县(市、区)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部,市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

现将《三门峡市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三门峡市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2023630

 

三门峡市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

 

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重要论述,全面提升防震减灾治理能力,有效防范化解地震灾害风险,加快推进我市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河南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河南省“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

一、我市防震减灾工作现状与发展形势

(一)地震构造背景

三门峡市位于豫晋陕三省交界黄河南岸金三角地区,地理位置介于北纬33°3124~35°0548、东经110°2142~112°0124之间。地处秦岭山脉东延与伏牛山、熊耳山、崤山交汇地带,地貌以山地、丘陵和黄土塬为主,以山麓和山间盆地间隔分布为主要特征,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半干旱气候。三门峡市位于青藏、华北和华南三大块体结合带东段,华北地震区鄂尔多斯断块南缘,秦岭褶皱系以北,汾渭地震带中南部渭河地震构造区,地跨华北断块和秦岭褶皱系2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太行山地壳陡变带南侧,莫霍面深度32~38km,地势复杂多变,是我国地震灾害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区域内大部分地区基岩出露,地震工程场地类别为0和1类,其次为类,类场地在区内呈零散分布,面积占比较少。

三门峡市主要断裂有华山山前断裂(东段)、温塘断裂、马超营断裂、铁炉子-栾川-固始断裂、朱夏断裂、新安-郏县断裂、三门峡-鲁山断裂等7条大断裂,受周边影响断裂有中条山北麓断裂、中条山南麓断裂、洛河断裂、商丹断裂等4条断裂。区域内发育构造主要有华山山前断裂(东段)、温塘断裂、铁炉子-栾川-固始断裂等,其中,华山山前断裂(东段)和温塘断裂为晚更新世活动断裂,地震空间分布呈现不均匀特征,地震主要沿构造分布,地质构造复杂,区域内深部断裂构造发育,新构造运动十分强烈,为强震孕育和发生奠定了物质基础,具备发生强震的构造背景。

三门峡市及附近区域地震活动性相对较强,一直处于起伏增强态势,有历史记录以来曾发生过16次破坏性地震,最大的一次为1815年平陆6¾级地震;1970年以来现代地震活动强度稍弱,频度较高。1970至2022年12月,我市及附近区域共记录到M2.0以上地震697次,其中2.0~2.9级地震587次,3.0~3.9级地震94次,4.0~4.9级地震15次,5.0~5.9级地震1次,最大地震为1998年7月11日山西临猗5级地震,最近一次5级左右地震是2016年3月12日山西运城4.9级地震;有历史记录以来我市辖区内曾发生过8次4级以上地震,最大地震为788年1月14日灵宝阌乡51/4级地震,最近一次地震是1982年6月9日,陕县张湾4.2级地震。2019年以来,我市辖区内共发生地震(事件)59次,最大为2022年9月13日渑池2.9级,最近为2023年6月30日渑池县1.2级),不同级别地震活动,对我市经济建设、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造成不同程度影响,防震减灾形势严峻,震情不容乐观。新时代防震减灾工作面临的形势将更加复杂、肩负的任务将更加繁重、发挥的作用将更加重要。

(二)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防震减灾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新要求。十四五时期我市将全面落实黄河流域(三门峡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引领资源型城市蝶变、加快建强省际区域中心城市和加快现代化三门峡建设。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包括地震安全在内的美好生活需要越来越强烈,需要下大力气提高防范化解重大地震灾害风险的能力。

——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出新任务。全灾种、大应急工作格局为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动力,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找准定位,明确目标,完善机制,推动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科技创新和开放合作注入新动力。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减隔震、绿色震源、光纤地震监测等新技术和地震预警、地震情景构建等创新产品不断推广应用,为深化开放合作、提升防震减灾综合能力、降低地震灾害风险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十四五时期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我市地震灾害风险较高,全市处于6度以上抗震设防区,72%的乡镇处于7度及以上高烈度区,其中,灵宝市豫灵镇为8度区,63%的县(市、区)政府(示范区、开发区管委会)所在地处于7度以上地区,未来5年震情形势复杂严峻。同时,我市防震减灾基础能力仍存在短板和弱项,市县应急管理防震减灾体制机制改革还不到位,体制支撑和保障作用不够充分。市、县级地震部门防震减灾工作职责不够明晰;我市没有市本级直属地震台站,现有台站监测设备陈旧,观测手段落后,地震监测站网密度较低,地震台网数据产出质量不高,监测预测预警能力不强、智能化程度不高,预测预报和分析研判能力不足;城乡整体抗灾能力不足,城市风险高、农村设防弱的抗震设防状况亟待改善。规划避灾、工程防灾有待加强,应急控灾、恢复减灾能力不足;地震灾害风险信息系统建设滞后,风险隐患底数尚未摸清,重大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制度落实不够到位; 防震减灾科普覆盖面不够,全社会地震灾害风险防范意识不强;防震减灾治理体系不完善,公共服务创新不够、满意度不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强;应急响应保障能力较弱; 专业技术人才支撑不力,地震部门人员年龄结构失衡,干部老龄化问题严重。

二、十三五建设成效

十三五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批示指示精神,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坚持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工作方针,将防震减灾深度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层面,采取一系列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重大举措,在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地震基本业务、地震科技创新、防震减灾社会治理四大体系建设中取得显著成效,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防震减灾社会治理体制已初步形式,全市地震灾害应对防范水平和综合防御能力不断增强。

(一)地震监测预测预警和震情跟踪研判取得重大进展

一是完成一县一台一中心建设目标。建成市级台网数据处理中心1个,测震台站4个,强震台站4个,地球物理台3个(地磁、水氡、气氡),各项数据传输稳定、运维管理到位,设备安全运行率达到99%以上,观测环境达到国标类台站监测标准。具备了监测、分析、会商、研判等基本功能,实现了监测区域全覆盖,形成了集专业与群测、宏观与微观、测震与前兆、强震动与烈度速报的全天候地震综合立体监测系统。十三五末,全市地震综合监测能力达到1.5级,震后1-2分钟可测定地震参数,3-5分钟可向社会发布地震自动速报信息。二是推进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建设。十三五中期,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实施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投资概算18.7亿元,建设周期5年。目前我市已建成市级地震紧急信息服务中心1个,预警台站35个,预警终端14个,安装各类电子设备60台(套)。三是加强群测群防。十三五期间,建成地震宏观测报点74个,包含动植物、特种养殖、水库水井等观测手段,运行维护管理规范,观测数据连续可靠,群测群防,群策群力,筑牢防震减灾人民防线。坚持零报告和重大异常随时报告制度,坚决做到异常不过夜,落实不过天。四是强化区域震情会商与跟踪研判。晋陕豫三省七市联防区地震部门每月定期交换台站资料和会商成果,发生重大震情,共同组织调查和研判会商,区域共防、资料互补、资源共享。定期的联防联商,对我市震情跟踪研判的水平和能力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和科普宣传工作开创重大局面

一是抗震设防监管持续加强。组织实施GB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五代图)国家标准,推进各行业规范、有效衔接,加强地震灾害风险管控,全市重大建设项目安评率和一般建设项目设防率均达到100%,全市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达到区划图确定的抗震设防标准;农村民居防震抗震能力薄弱问题已引起高度重视,并已积极采取各种应对措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卓有成效,农村新建房屋抗震能力明显提高;学校地震安全问题也随着国家实施安全工程正在全市推进实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开始深入,六进工作推进顺利。二是科普宣传形式多样持续深入。十三五期间,积极探索拓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新途径,全市共组织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300余场次,巡回展出版面1.5万余块,累计发放围裙、凉扇、茶杯、雨伞等宣传品3万余份,宣传资料5万余份,解答现场咨询1万余人次,在各类报刊、媒体、网站上共刊登各种信息、图片、报道600余篇,全市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率达到80%,70%以上的人能掌握防震减灾基本知识,正确采取防震避震自救互救措施,甄别应对地震谣传事件;同时,大力实施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单位创建工程,截止2020年底,全市共创建国家、省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77所、地震安全示范社区1个、科普教育基地1个,切实发挥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单位的科学教育和示范引领作用。

(三)地震灾害应急防范和公共服务水平迈出重大步伐

一是加强了预案管理。依法监管地震应急预案的编制与修订,加强监督检查和备案管理,市县两级地震应急预案管理体系和市、县、乡(镇)三级地震应急运作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为减轻灾害损失、有序开展应急工作创造了必要条件。二是强化了社会动员。加强引导,强化服务,大力支持社会救援力量建设发展,加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十三五期间,全市各级共建立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4支,人员307人;建立地震现场工作队7支,人员42人;建立地震志愿者队伍37支,人员3110人,规范有序参与救援行动,弘扬奉献精神,开展志愿活动。三是完善了应急装备。按照应对6级地震的要求,逐步完善地震应急装备,先后配备了地震应急越野车、流动地震监测仪、GPS定位仪、野外对讲机、应急帐篷、应急服装、野外数字无线遥测设备和海事卫星电话等地震应急装备,充分保证地震应急工作的需要。2017年,省、市联合投入40余万元对应急指挥中心系统设备进行了全面升级,优化提升视频流、现场数据调查、数据传输等功能,增加网络带宽,新增卫星电话平台、应急指挥速报系统和应急移动终端等设备,在地震应急指挥、震情会商、灾害评估、灾情速报等方面达到了快速化、网络化,进一步提高了全市应急防范和灾害抗御的综合能力。四是深化了应急联动。2016年,与运城市签订《应急联动协作框架协议》,建立完善了应急通信互通、应急联合培训和演练、应急处置联动等八项机制,深化两市合作交流,极大提升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地震应急联动能力和水平。首开全国跨省域市级地震应急联动之先河,为全国地震系统作出了示范,树立了标杆,为两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地震安全服务。

三、十四五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提高自然灾害防治重要论述和防震减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两个至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宗旨,以防范化解地震安全风险为目标,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为使命,围绕构建高质量防震减灾体系,坚持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工作方针,进一步夯实监测基础、加强预报预警,摸清风险底数、强化抗震设防,保障应急响应、加强公共服务,推进我市防震减灾十四五重点项目建设,努力实现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地震安全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发展。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坚持预防为主、降低风险。牢固树立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理念,科学认识和把握地震灾害规律,坚持关口前移、主动防御,提升地震灾害风险综合防治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和损失。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聚焦制约我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着力夯实基础、补齐短板,提升防震减灾综合能力。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合作。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健全开放合作、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机制,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防震减灾体制机制。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初步形成监测智能、防治精准、服务高效、管理科学的新时代三门峡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体系,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基本业务、科技创新、防震减灾社会治理现代化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素质进一步提高,地震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地震灾害风险对全市经济社会和公共安全的影响持续降低,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更加有力,防震减灾各个领域工作迈进全省先进行列。

四、十四五主要任务

(一)提升地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

1. 提高地震监测预警能力。省、市、县三级协同,加快建设立体地震监测系统,加密建设地震预警站,完成1个市级信息服务平台(预警中心)、35个站点(一般站21个,改造基准站3个,新建基本站9个,改造基本站2个)、22个信息服务终端、11个科普终端(视频采集系统3个)项目建设、仪器安装调试及竣工验收,实现震后秒级地震预警信息发布、分钟级地震烈度速报;建立地震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利用国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应急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渠道,建设立体化传播网络和个性化接收终端,精准发布地震预警信息。面向矿山、危险化学品、燃气等重点行业、企业开展地震预警定制化服务,不断拓展地震预警应用范围;完善震情流动监测系统,提高流动监测设备装备配备水平; 加强震后快速评估技术系统建设,实现震后30分钟内产出震情趋势研判意见;坚持全省一盘棋,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信息共享机制,统一信息发布渠道,为震区开展应急救援及稳定社会秩序提供支撑。

2. 加强非天然地震监控。开展潜在非天然地震危险性调查, 建立非天然地震实时监控与信息发布系统,提升非天然地震精准监控能力;在渑池县、陕州区等非天然地震多发地方建设专业测震监测站3-5个,实现爆破、塌陷等非天然地震分钟级速报,提高非天然地震事件监控预警能力。加快推进渑池县、陕州区矿区地震监测站网与省地震监测站网有效融合,提高地震监测水平和定位精度,有效支撑安全生产事故处置和抗灾救灾工作。开展矿区浅部结构探测,探明矿区地震断裂位置和地质结构特征,分析评估非天然地震危险性。

3. 提升地震预测预报能力。按照补短板、强基础、提能力、上水平建设目标,综合考虑我市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公共服务能力需要,全面规划建设三门峡市中心地震台,形成集骨干观测、预警发布、预测会商、灾情应急、科普体验、公共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地震监测管理平台,建成全省乃至黄河金三角地区标志性现代化数字地震台;谋划建设强化信息技术在地震预测预报中的应用。完善震情会商机制,推进地震预测预报业务流程化、标准化;加强现代化震情会商技术体系建设,推进震情研判快速化、实用化;加强观测异常核实,强化地震安保服务;建设大数据跟踪分析技术平台,着力提高震情会商智能化水平;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开展新时代群测群防工作,加强短临预报实践,力争取得减灾实效。

(二)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

1. 开展黄河流域(三门峡段)地震灾害风险治理。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配合省地震局开展三门峡地震构造环境探测,开展房屋设施抗震能力和地震灾害隐患基本情况调查。继续开展三门峡城市活断层项目。建设三门峡地震灾害重点隐患数据库,编制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活动断层避让区划图,构建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系统,实现地震灾害风险动态评估。开展三门峡城市活断层避让探查研究,编制活动断裂避让区划图。分期分类治理建筑工程地震安全隐患,推进地震灾害风险精准治理。

2. 强化抗震设防要求管理。深化地震安全性评价放管服改革,明确建设单位主体责任,强化工程项目源头治理和全过程监管,构建权责明晰、科学有效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体系,全面建立建设工程审批系统地震安全联合审查机制。推动开发区和产业园区开展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全面落实《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一般工程严格按照区划图进行抗震设防,提高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提高一档采取抗震措施,重大工程依法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农村民居抗震能力较大提升。实施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实施房屋设施抗震加固清单管理,建立抗震设防信息动态采集管理机制,有效管控各类建设工程地震灾害风险。

3. 建设三门峡大坝和辖区特大型桥梁健康监测和诊断系统。建立基于智能传感、采集、传输、供电、实时数据处理和健康诊断等技术的重大工程结构安全监测及诊断中心,探索开展三门峡水库大坝和辖区跨黄河特大型桥梁地震安全实时在线监测和健康诊断,动态监控重大工程安全运行。

(三)提升地震应急保障服务能力

1. 强化地震应急保障决策服务。统筹加强震前防御、震时响应和震后救灾与恢复重建的决策服务。重点加强震后趋势判定、现场调查和灾害损失评估,及时提供地震烈度评定、震情灾情及气象信息,为应急救灾、灾后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推广灾害风险调查和评估成果,提出规避、降低、转移地震灾害风险对策与措施。

2. 完善全市地震应急响应保障预案体系。修订印发《三门峡市地震应急预案》,做好市防震抗震指挥部成员单位、县(市、区)政府地震应急预案备案工作,各级各类地震应急综合演练实现常态化;建立震情灾情紧急快报工作机制,强化区域协作联动。震后30分钟内与灾区现场指挥中心联通,72小时内实现自我保障能力;12小时内受灾人员得到初步救助,24小时内受灾人员得到基本生活救助;公网通信中断24小时内临时应急通信重点保障率达到100%;地震应急指挥系统更加完备、救援力量、资金、物资装备、技术支撑等应急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四)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

1. 建设三门峡市紧急地震综合信息服务中心。全面融合地震综合观测、城市活动断层与地质灾害展示、地震台网管理、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信息发布、地震应急通讯与灾报等手段,形成集地震监测预测、预警发布、会商研判、灾情应急、公共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综合性地震服务平台。

2. 丰富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地震安全需求推出一批高质量公共服务产品,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地震速报、预警信息、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等服务;面向桥梁、大坝等重点工程和国防建设,提供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构安全实时在线监测和健康诊断等专业服务;面向国家及我省重大战略、重要活动,提供地震安全保障等专项服务。

3. 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水平。推动防震减灾智慧服务精准化,建设供需对接、便捷智能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和产品清单。夯实基层基础,强化全行业全过程公共服务业务支撑。创新公共服务工作机制和评估评价机制,推动多元供给,引进社会力量,培育地震安全公共服务市场。

(五)提升防震减灾社会治理能力

1. 完善防震减灾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市县防震减灾议事协调机构和机制建设,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地震灾害治理新格局。深化地震机构改革,理顺市、县级防震减灾职能,明确市、县级应急部门防震减灾职责。加强各地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建设,推动地震安全风险防范融入基层社区网格化治理体系。完善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引导和规范全社会参与防震减灾工作。

2. 加强防震减灾法治建设。推进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管理等重点领域法规建设,推动各地加强防震减灾法制建设。支持防震减灾重大项目地方标准,构建防震减灾标准体系,加强地震标准宣传贯彻。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将地震行政执法全面纳入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入开展防震减灾法等普法活动,增强社会各界防震减灾法治意识。落实权责清单制度,依法加强抗震设防管理和地震监测设施、地震观测环境保护。

3. 建设一体化数字业务平台。加快全领域数字化发展,围绕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地震灾害风险防治、防震减灾公共信息服务、政务管理,建立一体化全流程运维监控平台,实现监控运维信息化;建立一体化的数据资源平台,提供资源跨域共享、精准高效服务;建立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建立一体化的电子政务平台,提高政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六)提升公民防震减灾科学素养

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公民防震减灾科学素养提升工程,坚持软、硬件并重,构建功能完备的科普传播平台和科普产品体系。弘扬防震减灾文化,建设防震减灾文化主题公园,推进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标准化建设。创新传播方式,加强重点时段科普宣传,推进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升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科学素养和应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

五、十四五重点项目

十三五基础上,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结合我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实施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地震监测预测预警和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三大工程,提升全市地震灾害风险综合防范能力, 全面实现新时代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任务。

(一)黄河流域(三门峡段)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工程

1. 开展地震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开展全市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查清地震灾害危险源与风险源,摸清全市地震灾害风险底数。推进地震工程场地探测和灾害承灾体补充调查,完成市、县级地震工程条件钻孔与调查报告,编制1:25万地震构造图及说明书。建立风险普查数据库,编制市、县级地震风险区划图和地震风险防治区划图。

2. 完成三门峡城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建设和竣工验收。夯实地震活动断层探察、风险隐患调查以及灾害风险评估、区划等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业务基础。完成1:250000 地震构造图、1:50000 主要(活)断层分布图、1:10000 主要隐伏活动断层条带状分布图和目标活动断层避让带宽度评价图等图件。完成《三门峡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ArcGIS 环境下)数据入库。建立三门峡市城市活断层探测信息管理系统,研究编制城市活动断裂避让区划图,与城市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抗震设防、应急救灾有效衔接,为三门峡市的重要建筑设施、生命线工程合理地避活断层及其影响带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3. 实施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抗震设防加固工程。以乡村民居、城市老旧房屋、学校、医院、幼儿园,以及交通生命线、电力、通信、危化品厂库、水库大坝、重大工程等为重点,实施抗震加固工程。充分依托行业部门项目改造提升、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重建、农房抗震改造等项目资金,与抗震加固工程有效衔接,建立与加固工程相配套的加固工程清单和设防信息采集机制,抗震设防信息采集量不少于5000个,逐步提升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抗震设防能力,有效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严格新建、改扩建住宅和公共设施等抗震标准。实施农村民居加固示范工程建设。规划出台《三门峡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和管理办法》,推动应急避难场所科学合理布局,分级建设,明确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与管理主体责任。

(二)三门峡市地震监测预测预警能力提升工程

1. 谋划豫晋陕黄河金三角中心地震台。按照补短板、强基础、提能力、上水平建设目标,规划建设黄河金三角综合地震监测会商中心(地震台)。推进中心地震台项目立项审批,项目用地20亩,概算2663万,集测震、强震、地球物理多类型,流体、形变多手段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地震台,形成集骨干观测、预警发布、预测会商、灾情应急、科普体验、公共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地震监测管理平台,成为全省乃至黄河金三角地区标志性现代化数字地震台。同时深化合作,加强与山西运城、陕西渭南等晋陕豫交界三省七市地震部门区域联防联商,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定期交换数据资料,科学研判震情趋势。

2. 实施三门峡市紧急地震综合信息服务中心升级改造项目。该中心是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心的主要功能是,实时接收省中心紧急地震信息服务系统推送的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信息,以及地震速报、地震应急响应等多类数据信息服务产品,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在发生国内特别是对市(区)内影响较大地震时,迅速做出响应。中心建成后能够在震后5-10秒发出预警,2-5分钟给出烈度速报结果,实现秒级的地震预警、分钟级的烈度速报和10分钟级应急决策辅助,基于PC地震预警终端软件、地震预警APP以及地震预警信息专用接收终端等服务方式,向社会公众、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地震预警服务产品,为政府应急决策、公众逃生避险、重大工程地震紧急处置、地球科学研究等提供服务,对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地震烈度预警信息接收和发布系统。地震烈度预警信息接收系统包含数据库系统以及信息接收软件包、发布处理软件包及其他系统软件构成。接收、转发省级中心发布的信息,并据地震应急预案进行相应的地震应急响应。

(2)监控与宣传展示系统。综合运行监控系统,用于收集观测台站、数据处理系统、信息发布系统、网络通信系统的运行状态信息,进行异常识别并给出故障报警信号。大屏幕展示系统展示台站运行状态和波形质量、系统运行状态、地震预警信息、地震烈度速报信息、地震基本参数速报信息、震源参数计算结果、破裂过程计算结果、数据服务及科普宣传等方面的内容。

3. 建设台网数据运行和会商研判系统。作为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业务枢纽和地震监测预报预警的业务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围绕地震监测台网数据的汇集、传输、处理、分析、研判和服务等全流程业务链,强化信息化建设,初步建设以云计算大数据平台为基础的地震核心业务信息化平台,有效提升业务的集约化、智能化水平,构建感知系统、信息资源、核心应用和智慧服务的新一代业务体系。地震台网数据运行中心建成后,将优化台站布局,密化测震台网,精化监测精度,强化数据产品深加工和数据资源深度分析能力,台网运行管理科学规范,监测能力快速高效,充分满足社会公众对地震观测数据服务产品的需求。

4. 建设三门峡市地震应急通讯和灾报中心。重点建设地震灾情报送与管理系统、视频会议系统与应急通系统(卫星通讯设备)、灾情评估速报系统。中心建成后,可实时提醒事件、实时上报灾情、实时数据分析、实时展示各报灾点位置信息和受灾情况,并产出灾情专报,同时还提供音视频连线功能,将更好地实现灾情信息的快速整合和产出应用。进一步增强震后灾情速报工作效能,提高灾情获取能力,快速整合灾情信息,更好地为震后应急处置和救援提供决策依据。

(三)三门峡市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1. 建设三门峡市防震减灾中心指挥中心。推进三门峡市防震减灾指挥中心项目立项审批,设计总建筑面积约1100平方米,可实现应急值守、预测预警、指挥调度、视频会商、实时监控、预案管理、物资保障、灾情发布、舆情监控、统计分析、地震科普体验、应急直升机升降等功能。建成后将形成以市级地震应急指挥中心为中枢,以县(市)区和专项领域指挥中心为节点,覆盖全领域、贯通各层级的上下互联、左右衔接的智慧化地震应急指挥平台体系。发挥地震应急信息系统作用,实现与省应急指挥中心以及下辖县(市)区应急管理局、消防救援、公安、自然资源、水利、气象等部门有关业务系统的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形成全市统一的应急指挥一张图,实现对各级应急救援力量的联合调度指挥。

2. 建设三门峡市防震减灾科普馆。建设集科普性、知识性、体验性、真实性为一体,为公众普及地震科学知识、体验真实地震感受,模拟地震场景自救互救,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和亲身体验,身临其境感受真实地震场景,让观众在互动体验中更深入的学习地震知识,了解灾害防御措施和正确应对灾害的方法步骤,提高自身对灾害认识、自救互救和心理承受能力。

3. 建设三门峡市城市活动断层和地质灾害展示馆。依托三门峡市城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成果,建设三维地质建模软硬件平台、三维可视化软件平台、活动断层与地质灾害三维展示系统、断层数据库与服务系统和LED大屏幕显示和VR捕捉系统。

4. 建设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主阵地。利用城市绿地、公园、广场建设防震减灾文化主题公园,市本级和灵宝市、渑池县、湖滨区、陕州区等7度及以上高烈度区的县(市、区)至少建设1处防震减灾文化主题公园;十四五期间,再创建30所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单位,配备VR地震避险演练、地震体验平台等设施设备,提升全社会防震减灾科学素养;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辅导员、科普教育基地讲解员业务培训,培训率达到80%以上。

5. 加强应急管理防震减灾干部队伍教育培训。联合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共建应急管理干部培训基地,打造专业化应急管理地震专业培训基地。运用网络应急管理干部培训学院,创新应急管理专业培训平台,强化教育培训,提升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地震安全发展理念,注重学生安全素质教育,实施防震减灾知识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公共场所工程,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和单位开展地震避险应急演练,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党对防震减灾工作的全面领导,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各级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围绕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和重大工程,列出任务清单,细化实施方案,细化工作分工、落实责任主体,强化规划组织实施,完善目标导向管理机制,加强规划实施与年度计划的衔接,明确规划各项任务的推进计划、时间节点和阶段目标。建立规划落实工作协调督导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开展督查抽查,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和行业单位的积极性、创造性,确保规划实施有序推进、确保重大举措有效落地,确保规划目标如期实现。

(二)健全投入机制

县(市、区)地震部门要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力相适应的财政投入机制,将防震减灾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优化投入结构,加大防震减灾经费投入,拓宽经费投入渠道,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资金,支持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同时,加强资金使用管理与监督,保障重大项目顺利实施。

(三)强化队伍建设

畅通人才交流、培养、合作、引进渠道,建立灵活开放的人才引进、使用和管理机制,培育高素质、专业化人才梯队和创新团队,建立健全以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地震应急处置等内容为重点的教育培训体系,着力培养高层次领军人才,为推动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

(四)强化绩效评估

加强规划宣传培训,增强领导干部对规划战略性、导向性、重要性的认识,从整体上把握规划发展方向,增强规划执行力。开展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跟踪评估,分析实施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及时公布进展情况报告,强化督促指导和协调推进,确保阶段性目标任务完成。加大表扬奖励力度,按规定对在防震减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扬奖励。

 


打印